张秀华
2023-06-09 15:14:09
      张秀华,女,汉族,1976年4月生,双辽市东明镇王家村村民。26年来,张秀华辛勤侍奉残疾的公公直至他去世,精心照顾病弱的婆婆,与丈夫相互支持,耐心教育一双儿女,日子虽不富裕,但在她看来,夫妻恩爱、子女孝顺、家庭和睦就是最大的幸福。曾获“四平好人”称号。
      毫无怨言照顾残疾公公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要论孝老爱亲,在双辽市东明镇王家村一提起张秀华,人人都竖起大拇指,夸她是个好儿媳!张秀华的公公是二级残疾人,患有严重的脊椎弯曲和损伤,丧失劳动能力。自张秀华和丈夫徐立新结婚后,她就像亲闺女一样,无微不至地照料公公。公公平时性格暴躁,稍不顺意就会大发雷霆,有时会因为菜做得咸了淡了这样的事发脾气,但张秀华一点不生气,淡了就加点盐,咸了就重新做,没有一句怨言。后来,公公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加重,需要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婆婆由于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喂饭喂水、敷药换药、换洗衣服、更换被褥等这些活全靠张秀华一个人,端屎端尿从不嫌弃。在张秀华的悉心照料下,公公总是干干净净,身上没有一点“老人味儿”。每到开春天气转暖,她就用轮椅推着公公、带着婆婆到外面晒一晒太阳,让婆婆陪着公公唠嗑,自己回到家中干活。
      耐心细致照顾病弱婆婆
      张秀华对待婆婆也细微周到。婆婆不吃糖不吃腥,家中到吃糖饼吃鱼肉的时候,张秀华就给婆婆单做别的饭菜,总是不忘照顾到婆婆的饮食习惯。张秀华还常给婆婆买新衣服穿,婆婆柜子里好多都是没穿过的新衣服。张秀华的丈夫都“嫉妒”地说:“给我妈用的被褥都是蚕丝的,比我们用的都要好!”婆婆已经73岁了,近几年开始记性不好,出门总是忘记回家的路,张秀华从来不让婆婆一个人出门,都是她陪着婆婆出门。婆婆笑着说:“张秀华比我自己女儿都亲,我生病都是儿媳妇在伺候,我的女儿来家里,秀华总是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要是不让,她还说我。”
      家人相互扶持其乐融融
      张秀华和丈夫结婚26年来一直相敬如宾,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夫妻俩勤俭节约、吃苦耐劳,靠种地、养牛辛苦劳作,一心一意让日子过得更好。但是这些年来,公公、婆婆日常看病吃药,再加上供家中两个孩子上学读书,总是入不敷出。张秀华农闲时节都会就近干点零活儿,贴补家用。丈夫也不闲着,平时出去干点瓦匠活。两个孩子看到父母辛苦养家、孝敬老人,也深受影响,乖巧懂事,不让父母操心。2013年,大女儿考上了大学,家里经济更加拮据。由于要供大女儿上大学,丈夫不得不到外地打工,她就自己种植1.5公顷的水稻田,从育苗、插秧直到秋收都是她一人管理,她起早贪黑地干活,回到家中还得照顾公公,丈夫看着她人累瘦了,脸也晒黑了,心疼不已。为了给公公婆婆加强营养,张秀华只能买少量的猪肉,单独做给公公婆婆吃。公公婆婆也总是把好吃的留给孙子、孙女吃,一家人相亲相爱,相互扶持。
      张秀华心地善良,热心快肠,谦让有礼,邻里关系也非常和睦,屯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她都会前去搭把手,深得村民的信任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