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松
2023-06-09 16:10:10

赵雪松,女,196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吉林省公安厅政治部抚恤奖励处二级调研员。自1986年参加工作至今,赵雪松始终把公安伤残民警和英烈亲属当作亲人对待,大事小情牵挂在心,用真心换真情,用行动赢信任,身患乳腺癌仍坚持工作,提升了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赵雪松先后获得全省“巾帼建功”先进工作者、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公务员、个人三等功等荣誉。
她是业务领域里的“行家里手”
抚恤工作事关国家政策导向、社会稳定,涉及职能部门多,必须精准及时。赵雪松注重知识更新,每天雷打不动学习政策文件,了解其他省份的工作经验,研究不透,决不罢休。她不仅和自己钻“牛角尖”,还常拿着文件追着上级和相关单位请教,被同事笑称“犟牛”。多次承担和负责大型活动,起草文件材料,表现出扎实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彼时,全省公安英烈档案没有系统化。赵雪松就逐一核对,加班加点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因公牺牲、烈士信息整理建档,文书档案订了几百卷,全部底数清、数据准。
20世纪60年代,国家出台精简职工自愿返乡政策,公安厅王庆兴同志响应号召退职返乡。2015年,王庆兴打来电话述说本人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生活实在困难,请求组织帮助。赵雪松立即带着档案奔波于相关部门,查底核对,争取政策,把老人的低保办了下来,其家属专程到公安厅送上一面“情系百姓,为民排忧”锦旗。
她是家属心中的“知心大姐”
她把女性的柔情和细心全部投入工作中。2010年,公安厅一名民警突发疾病去世,其妻子无工作,孩子年幼,生活极其困难。赵雪松听闻后,主动联系为其办理了困难遗属补助金。同年12月,公安部录制春晚,赵雪松带领部分英烈家属赴北京录制节目。动车上,长春市公安局赵秋生烈士的妻子出现严重晕车反应,赵雪松找来呕吐袋、水和药守在其旁边,用双手捧着纸袋接呕吐物,家属几度哽咽。赵雪松说:“大姐,我就是你的亲妹妹,别见外。”一句话拉近了 彼此的感情,也拉近了组织和英烈家属的距离。
她是厅党委和英烈民辅警家属间的“关爱纽带”
长期以来,公安民警牢记宗旨、恪尽职守,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英烈家属和伤残民警也克服难以想象的精神重压和生活重担。面对这些,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自2008年以来,她积极主动和相关部门争取,共为全省100余名因公牺牲公安民警申报公安民警特别补助金1000余万元,为全省因公伤亡、病故民警困难遗属发放抚恤补助金244.1万元。
2022年春节是疫情好转后的第一个节日,当大家都兴高采烈忙着购置年货、计划旅行的时候,她默默地给英烈民警家属逐一打去拜年电话,询问身体和家庭状况,并约定时间去家中走访慰问,送上组织的关怀,英烈民警家属无不动容。30多年来,赵雪松跟进着每个英烈家属的状况,桩桩件件烙在了家属心里,大家都说:“赵大姐让我们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不再孤单。”2015年7月,全省33名英烈家属联名给公安厅党委、政治部写信表扬赵雪松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