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东华
2021-12-04 14:47:56

郭东华,女,1978年5月生,东丰县实验小学教师。
参加工作20余年里,她恪尽职守,以精湛的业务和高尚的师德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赢得了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的赞誉。她曾获2013年“吉林省第三届网络视频说课大赛二等奖”、2015年“全国中学生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最佳指导奖”、2018年“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辅导员”荣誉称号。
一、默默奉献,尽职尽责
作为一名教师,郭东华始终把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疫情期间,根据“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她每天除了直播教学、批改作业、讲解习题、在线答疑外,还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单亲学生小博(化名)父母离异多年,一直跟随患有类风湿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的父亲生活,家庭条件困难。受家庭环境影响,小博成为班级不爱学习、经常打架的“问题学生”。郭东华了解到学生小博家没有电脑,不能在网上学习,为了新学期能跟上新课的步伐,她不计任何回报,毅然决定留小博在家里吃住整个假期。每天不但要辅导小博的学习,生活上还无微不至地照顾小博。郭东华的儿子嫉妒地说:“妈妈,我怎么感觉他才是您的儿子啊!您对他比对我都好!”听到这些,郭东华的心里充满了愧疚,是啊,整个假期自己忽略了对儿子的关心。可当她看到小博一点点的进步,听到小博父亲真切的话语:“老师,您真是位好老师,孩子遇到您是他的福气!”她觉得做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二、公而忘私,爱岗敬业
2019年秋季开学前,学校人事安排紧张,并且面临毕业班小升初考试,校长希望郭东华担任六年五班班主任工作,同时兼语数双科教学,并征求她本人意愿。郭东华儿子正上初三,处在叛逆期,即将面临着中考;母亲刚做完肾结石手术需要照顾;她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这一系列的困难接踵而来,她深知教学与家庭事务会带给她巨大的压力,但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了解六年五班的人都知道,班级有“四大金刚”,是年级里出了名的“淘小子”,经常打扰课堂、旷课、打架,“不好管”和“管不了”是他们的标签,对此大家都无计可施。郭东华深知管好“淘小子”是班集体建设的首要任务,于是她随时关注这几个孩子的思想行为动向,课上课下齐动手,老师家长齐上心,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坚持与他们多交流、多谈心,适时地表扬他们,使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四大金刚”在她接手后很快就稳定下来,犯错误现象明显减少,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也懂得了感恩父母。家长看到郭东华激动地说:“郭老师,这几个孩子要不是遇到了您,真就变成小混混了,您真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县小升初的考试中,她的班级成绩名列前茅。面对成绩,她没有“邀功请赏”,因为她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为了无愧于心。
三、课堂新颖,大胆尝试
在教学工作方面,郭东华是一位充满活力的教师,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孩子良好品格的养成,时常和学生讨论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并且把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渗透给学生。在素养课无教材的情况下,她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特点,以素养教育的“四成、四会、四有”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生活自理、学习自觉、行为自律、做人自尊为教育导向,将知识重新归纳和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平凡中的坚守造就不平凡的瑰丽人生,郭东华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不凡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