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来,男,1985年8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吉林省人民检察院铁路运输分院技术信息部副主任,省检察院驻龙井市老头沟镇大箕村第一书记。近年来,在扶贫攻坚、抗疫一线做出了突出成绩,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在公务员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记嘉奖4次,2018年被延边州委组织部评为“最美第一书记”,工作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新华社等媒体报道16次,以行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检察官的担当和作为。主要事迹如下:
一、主动请缨,检察官变村官。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期,省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压力骤增,亟需热爱基层、熟悉情况、年富力强的骨干。刚调入铁检分院工作一年的魏来主动请缨:“我在龙井市院工作时就负责联系脱贫攻坚,有一定经验,让我去!”在分院党组支持下,并报经省检察院批准,他顶着家人的“埋怨”,一头又扎回到村里,一干又是三年。1000多个日夜,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各家情况如数家珍,村里农活信手拈来,皮肤黝黑,手掌粗糙,成了一名地道的“村里人”。
二、捋清思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魏来深知带领村民奔小康是首要职责。他挨家挨户摸排情况,逐个地块调研生产,反复与村两委研究,发现了“基层党组织弱化、产业项目单一、劳动力不足”等制约大箕村发展的根本问题,明确了“抓党建、创项目、出品牌、强保障”的工作思路。抓党建,他组织开展“党建基础年”“党建提升年”和“党建跃升年”活动,加强支部建设;带头为村里儿童补课,以家属身份带村里孤寡老人看病、为村民筹集医疗费,四处奔走为村民追讨务工费,冒着生命危险冲在森林火险防控最前沿,发挥党员作用,赢得村民信任,逐步解决了“上访、告状”多等问题,村支部领导力、执行力和战斗力显著提升。创项目,他积极争取省农科院支持,为村里量身定制以种植苹果梨、李子为基础的“双品工程”;先后到北京、浙江、辽宁等地引进7个产业项目、资金1156万元,村集体经济向正规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出品牌,他积极争创省级电商示范村,为“双品工程”争取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全额补贴,在京东等平台打造“绿色、健康”特色品牌,产品价格和销量远超邻村,大箕村水果变成了“果中贵族”。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的8700元上升至2019年的10300元。强保障,他累计争取资金1100余万元用于修缮道路、增设路灯、扩大绿化、改造房舍,修建文化广场和卫生所。中央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在大箕村全面落地,全村70户14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7%降为0,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农村初步成型。
三、勇于攻坚,冲在防疫第一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魏来大年初三就返回村里,带领村两委研究细化防疫方案,筹备防疫物资,设立防疫卡点,设计防疫指南,逐户宣传检查。累计协调口罩700余个,酒精、消毒液400余公斤,劝返车辆100余台,检测人员458人次,劝阻预回国的在韩务工人员14名,引入远程医疗系统,第一时间建起防疫屏障,有力保障村民生命健康安全。截止目前,全村无疑似、确诊病例。为有序复工复产,他依托本村公益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为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更好保护野生动物,他为养殖户加固笼舍,防止山猫“偷袭”;为增加村民收入,他发动社会关系解决农副产品销路,挽回各类经济损失10万余元,切实防止了因“疫”返贫。
1985年出生的魏来,驻村扶贫只三年的时间,已由一头黑发变得满头花白,左眼患上静脉血栓曾一度失明,肾结石达“鹌鹑蛋”大小,疼起来呼吸都困难,可因为扶贫攻坚任务艰巨,他没有时间住院治疗。但只要听着村民亲切得叫他“魏书记”,看着村里全新的面貌,心里就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真切感受到了人生价值所在。将青春献给乡村和百姓,他感到无怨无悔,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