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海
2019-11-19 15:50:22

李占海,男,1966年9月生,中共党员,长春市教育局职业与成人教育处主任科员。 

在职业教育工作中,李占海为长春市职业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又热心社会工作,借助学校资源主导实施了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 

2017年10月,他带着组织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克服家庭和身体上的困难,来到哈拉海镇孙家炉村兼任第一书记。他坚守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与村委拧成一股绳,谋划扶贫举措,为孙家炉村扶贫工作带来了新局面;他脚踏实地,认真负责,怀揣百姓情怀,为百姓排忧解难,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他用行动架起了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 

关注民生,发展社会教育 

李占海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利用教育行业优势主导实施了长春市的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在社区教育工作中,李占海依托长春广播电视大学,组织创建了长春社区教育大学,组织建立了19所社区教育学校,并提出“数字化+社区教育”的概念,将其负责筹建的长春数字化学习港应用到社区教育中,有力推动了长春市社区教育发展。2015年,依托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李占海再次组织成立了老年教育学院,开办了声乐、舞蹈、书法等多个专业,丰富了老年人的学习生活,深受市民喜爱,目前在校学员近700人。然而这些并非他的本职工作,但能看到更多人接受到好的教育,就是李占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克服困难,开展驻村扶贫 

决定驻村扶贫,李占海同志是克服了重重困难的。他身体不好,在驻村扶贫期间,曾多次腰间盘突出复发,严重时连续十余天在村内卧床不起;也曾在驻村期间患上突发性脑梗塞,住院治疗了近一个月,因发现及时病态没有进一步扩展,却也留下了不可恢复的创伤,而就在发病的前一天,李占海仍在为贫困户的问题而奔波;因过敏病症,在玉米抽穗季节,村民时常看到他带着口罩走在扶贫前线。不仅如此,李占海的爱人患有眼部疾病和腿部疾病多年,生活上十分不便,但因组织需要,李占海的爱人坚持让他驻村扶贫。 

然而,当他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后,所有的困难都抛到脑后。初到孙家炉村,首要问题就是要了解村内贫困情况,为此,他一方面全面走访村内贫困户,了解贫困户,切实掌握贫困户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他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查看资料、整理资料、谋划思路,有时工作一直做到半夜。正是因为这样的工作态度,他快速掌握了村内贫困的细致情况,为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精准扶贫,创新扶贫举措 

通过调研和思考,李占海形成了自己的扶贫工作思路,就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集中力量保障物质脱贫,更要推动精神脱贫。为此,李占海积极谋划扶贫举措。 

他从“硬件、软件”两手抓党建。一方面积极协调筹集党建经费完善党员活动室,为党员活动提供硬件保障;另一方面紧抓党建软实力,从接触最多的村委成员着手,经常与村委成员沟通交流党建工作,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村委成员的党建意识,进而推动村内党建工作。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李占海组织工作队深入党员家中,传递党的声音,让党员在村中发挥舆论引领作用。这些党建工作从思想和舆论层面,有力推动了村内扶贫工作。 

“村级”和“户级”两个层面提升贫困户生活。2017年,李占海协调种植了2000余棵垂榆树,协调资金修建了路边沟等,改善村内环境,完善村内设施。他积极推动扶贫产业发展。2017年,他利用扶贫资金,带动孙家炉村实施了入股企业合作经营项目,项目年收益9万元,全部用于贫困户分红,2018年该项目人均分红1084元。2018年,李占海协调资金,几经波折在孙家炉村建成了光伏发电项目,“项目收益将又会让贫困户增收了”,这就是他心之所系。此外,李占海更是积极为每个贫困户想法子,他组织局内干部包保帮扶活动,为贫困户送慰问、送温暖,解决实际问题;他协调资金为贫困户购置鸡雏、鹅雏,扶持庭院养殖项目;他联系长春警备区捐资助学活动,解决贫困户学生生活困难。就这样无悔付出,李占海把贫困户装在心里,贫困户也把这位美丽的第一书记放在了心里。 

为提升孙家炉村文化氛围,李占海可谓想尽法子。他组织扭秧歌、打篮球等活动,用文体活动丰富村民闲暇生活;他组织实施“文化下乡”活动,让村民现场感受管弦乐、戏剧等的魅力,提升文化意识;他组织工作队开展“爱心课堂”活动,为孩子们义务辅导功课、组织活动,从教育入手切断贫困传递;他联系专业老师到村里教授兴趣课,培养孩子们兴趣爱好。李占海务实开展各项工作,但他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总希望能够为村子做更多。 

走进百姓,全心服务群众 

“百姓的事儿就是自己的事儿”,这就是李占海的真实写照。平日里的闲暇时间,李占海经常走到村民中间,聆听村民心声,了解村民需求。村民们时常找他帮忙,有的村民找他帮忙找工作,有的村民找他帮忙出主意,有的村民找他用车等等,事无大小,每次有人找他帮忙时,他总是热心帮助解决。正因如此,村民们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李”。 

“老李这个人不错”,这是贫困户、村民对李占海最多的评价,也许村民们不会华丽的赞美辞藻,但这一句最朴实的话恰当地诠释了李占海在村民心中的地位,也是李占海扶贫工作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