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木余
2019-07-10 16:58:37

张木余,男,汉族,1961年12月生,四平市铁东区石岭镇耿老村西耿家屯村民。

如果不是有体弱多病的老母亲,有严重类风湿的妻子和失去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并患有严重的肌无力瘫在床上的妻妹,56岁的张木余早就活跃在农民工的大潮中,一边挣钱,一边饱赏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强、爱、守护,解了母亲养老之忧,妻子之痛,让近乎绝望的妻妹再次触摸到了希望之门。

张木余家中有两个妹妹、两个弟弟。他从小就非常懂事,勤劳爱学,不到20岁的他便和父亲学了一手农机维修技术。现在农村农用车多了,村里每年都有很多人找他修车,不管闲忙,他随叫随到,甚至饭不吃、水不喝、钱更不要,提起他,乡亲们都伸大拇指。

1997年,60多岁的父亲患上脑血栓的疾病,经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病情虽有好转,但留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只能躺在炕上,靠别人伺候。父亲拒绝吃药,任老伴、妹妹、弟弟们怎么劝都没用,张木余每天不厌其烦地和他聊天,哄他开心,开导他吃药。心诚所致、金石为开,老父亲终于开始吃药了,每天就等着张木余喂他吃药,其他人都无能力。不论多忙,只要到了吃药时间和排泄时间,张木余便来到父亲家中照料他,一坚持就是五年,直到老父亲去世。老母亲总是深情地对乡亲们说:“我大儿子是一流的孝子!”

父亲去世后,他想接母亲到家里照顾,可母亲怕加重张木余的负担,执意不肯。他拗不过母亲,也就做罢,但他仍不放心母亲,一天少则一趟,多则两三趟,陪母亲聊天、嘘寒问暖。又跑了一年,母亲心疼儿子,于次年搬进了他家。他对弟妹们说:“妈来我家什么也不需要你们拿,有时间常回来看看就行。”他的妻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全力支持丈夫的决定。现在老母亲虽然行走不便,但在儿子家过得非常开心、踏实。

父亲去世两年后,不幸又猝不及防地降临。2005年,当村医的妻子得了类风湿,浑身骨关节疼痛难忍,吃了很多药,不见好转,越来越严重。她每次穿衣、翻身都会痛得直哭,不但工作没了,还得靠丈夫伺候。看到妻子变了形的指关节和绝望的精神状态,他耐心地开导,精心照顾,同时四处寻医问药。2009年,他带妻子去了长春一家风湿骨病医院,大夫告诉他们,你们得做好8年抗战准备,这种病是不死的癌症。他坚定地对妻子说:“不死就有希望,就是卖房卖地,我也要把你的病治好!”在丈夫的鼓励下,妻子坚定了治疗的信心和战胜病魔的勇气,经过三年的血液透析和治疗,妻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慢慢恢复了生活能力,他终于能放心在农闲时就近打些散工,贴补家用。妻子深情地说:“没有丈夫的不离不弃,就没有我幸福的今天。”

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妻妹的丈夫去世了,留下患有肌无力不能自理的妻妹、20出头的大学刚毕业的女儿和11岁的儿子。妻妹需要由三个姐姐轮流伺候,妻子很纠结,自己类风湿后遗症,还有80多岁的婆母,再接妹妹来家,丈夫能受得了吗?张木余看出了妻子的心思,就和妻子说:“你是大姐,咱们应该多付出一些,你的妹妹就是我的妹妹,有什么困难咱们一起克服,一起面对。”妻子说:“有你这句话,再苦再累,我也要照顾好婆婆和妹妹。”

当走进张木余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走路拄着拐杖的张母、瘫痪在炕上的妻妹、手指变形的妻子,一家四口,三个残疾,但谁都看不到他们忧伤的面容,看到的都是幸福的微笑。张木余把对这个家和亲人们的爱默默的埋藏在心底,从不言说,一家人灿烂的笑脸和幸福融合在空气中,弥漫在这个农家小院。他孝老爱亲和乐于助人的美德传遍了耿老村,他是新时代的道德典范,是人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