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磊
2019-07-10 16:40:43

何磊,男,满族,1973年12月生,永吉广播电视台编播人员。

作为一名的编播人员,自踏入永吉广播电视台的第一天,他脚踏实地、恪尽职守365天24小时保持待命状态,创造连续9740天零播出事故的奇迹。

27年的守望者

1991年,何磊毕业于吉林省广播电视高等专业学校。当时,音像设备维修是一个十分热门的专业,班里一些同学选择去到北上广等大城市就业。到刚刚踏出校园大门的他虽然对外面的世界也会向往,但本着对故土的热爱,他毅然决然选择回到家乡,应聘永吉广播电视台编播人员一职。节目的采集、上载、编辑、播出,这就是何磊每天的工作。新闻节目的播出在内容上不能有分毫错误,时间上更是容不得一丝偏差,别人的工作都是按小时计算,可他却要按秒去衡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采集、上载节目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耗费时间,但播出的工作全部靠手动操作,精神始终高度紧张,就像一场与时间无声无息的战争。尽管在校园里接受了专业教育,但每当节目换挡时,他的眼睛紧盯桌面的钟表,当指针指向播出时间的那一刻立即按下播放键,直到节目正常播出,他才来得及拭去额头的汗水。

在广电行业里,这个职业其实并不受欢迎,他的一些同学也在做了几年的编播人员后便换岗或辞职,单位同事也对这个岗位敬而远之,可他却主动和领导申请留在这个岗位,用27年的时间守望着全县百姓的文化生活。

不分昼夜的辛劳

这份工作不仅重担在肩,更需要何磊365天的日夜守候。不论是十一还是春节,新闻节目只要播出,都需要他的操作才能将节目传送到大众的眼中;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每当有节目播出或机器故障,他都要第一时间赶到单位。

一个寒风肆虐的雪天,晚上7点多,全县所有的电视屏幕上突然出现雪花点,台领导通知何磊立刻前往单位进行处理,他一把抓起办公室的钥匙、披上厚厚的羽绒服,来不及穿上毛衣和棉裤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单位,立即用酒精和鹿皮擦拭录像带的磁头。从接到通知到处理完毕,他仅用6分钟的时间就让电视屏幕重现了多彩的画面。像这样的问题时有发生,所以何磊一直住在距离单位不到100米的小区,以方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各类故障和问题。

2017年抗洪期间,台内的新闻数量大幅度提升,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播出模式,新闻随采、随写、随录,新闻播出时间也不再固定。其中7月末的一期新闻数量高达28条,他的工作量也随之激增,接到一条新闻就要立刻上传一条,往往是这一条还没传完,下一条就又送到了他的办公室。就这样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何磊从未在晚上9点之前下班过。

2017召开党的十九大开始,何磊每晚7点都要准时来到单位,等待《新闻联播》的播出,每当出现延时情况,他都要针对当天的节目进行时间上的调整,保证完整转播和后续节目的正常播出,所以他现在常规的下班时间也都变成了晚上八点。

27年里,见过东方既白洒进办公室的第一束光,也见过月明星稀笼罩下的广电大楼,在这些仰首晨曦、满目星光的日子里,他从未有过抱怨和叹息。

病弱身躯里的强大信念

何磊的身材有些微胖,平时也总是笑呵呵,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身体却比常人弱一些,先天性心弱、糖尿病一直困扰着他,加上常年的24小时待命,他的面色总是苍白。可是不论他的身体出现怎样的状况,他从未因为自身原因而耽误过节目的正常播出。

2014年4月15日,何磊高烧40°的情况下来到单位,走到二楼时,由于体力不支虚弱的倒在了楼梯上。同事们想要立刻将他送往医院,可他却坚持要先处理工作。就这样,在大家的搀扶下,他步履艰难的走到了办公室,颤抖着双手在电脑上进行节目的编排,直到工作结束他才前去就医。医生告诉他的家人,如果再晚来一会儿可能就要烧出肺炎了。

这样的情况出现了不止一次。2016年8月的一个星期日,何磊来到单位编排节目单,那段期间他脑供血不足的毛病一直不好,加班当天他更是头晕目眩,但他依然坚持了一个小时把节目单编排完毕。何磊本想去拿杯水把药服下,当他站起来那一瞬间,眼前一片漆黑,后来便失去了意识。当他再次醒来时,已经是在医院输液了,同事们告诉他:他已经在医院睡了一天一夜了。

2017年洪水期间,他的工作量大幅提升,但空闲时他主动帮助其他同事打扫卫生,同事们都知道他工作繁重、身体状况也不好,都劝他好好休息不要过度劳累,可不论是搬送物资还是清理淤泥他都奋勇在前,一提提的盒饭他发到每个同事的手中,一箱箱的矿泉水从一楼搬到四楼,他的衬衫都已经湿透了,可他的脸上却依旧带着憨憨的笑容。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从业27年中,他多次被评选为台内的先进工作者。他不羡慕绚丽的光环,也不追求所谓的权位,他的奋斗没有硝烟,他的坚持就是对人生最好的诠释。他的工作平平淡淡、默默无闻,却被他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精神所照亮,方寸之地的采集室是他的舞台,在这小小的舞台上,他用心中的信仰守好最后一班岗,书写着广电人的一世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