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艳,女,汉族,1971年3月生,扶余市第三中学语文组教师。
多年,她来一直坚持做好事,在助人为乐的道路上一路前行,用自己的善行影响和感染着身边人。
一次去黑龙江东北部的旅游,让周作艳和当地赫哲族同胞结下了深深的情缘。七年前,周作艳有一个14岁的赫哲族义子,在当地一所初中上学,名叫赫一格勒。格勒的父亲几年前就去世了,他和母亲的生活十分艰难。得知他家的情况,她当时表示要帮助这个孩子,回到扶余后通过多种途径帮助格勒完成学业。
从黑龙江回来以后,她深深地牵挂着那里的孩子,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几年来,她先后三次前往三江平原,为当地贫困儿童捐款捐物、筹资助学。现在,格勒已经是黑龙江科技大学的大二学生了。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一个人基本道德的体现。周作艳常对别人说:“对于父母之关爱没有大小之分,只要心中有他们并让他们感觉到,他们就会很幸福了。”她对自己的父母亲人好,对公公婆婆好,也对周围的老人好。
自从加入吉林省志愿者在行动网,成为一名光荣的义工以后,她就成为养老院的常客了。每到周六周日周作艳和志愿者们便来到扶余市区的几家敬老院做义工。中国人民银行西侧的金秋敬老院是她光顾最多的地方,几天不来,那些老人就会念叨她。为老人唱歌、剪指甲、捶背、跳舞等,志愿者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以及饱满的热情给老人们带去了温暖。看着志愿者们为老人准备的节目,老人们流露出幸福的微笑。周作艳家所在小区有一位孤寡老人,一个人住在车库房里,显得很孤独。自从入住这个小区后,她就经常找老人唠嗑,闲暇时陪老人散心,从生活上接济老人。老人逢人便讲:“作艳就像我的亲闺女呀!”
扶余市的大街小巷、街道农村,几乎都有周作艳的身影。热心公益事业,富有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这是志愿者同伴给她的评价。
自从加入志愿者行列以来,她一向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志愿活动,是志愿者公益活动的骨干参与者,参与了大小几十次志愿者公益活动,受到各级组织和社会的好评,也赢得了广大志愿者的普遍赞誉。从残疾儿童到孤寡老人,从留守儿童到灾区群众,她把爱心洒满了扶余大地。在金秋福利院慰问演出活动中,为了给老人们奉献一台精彩的演出,她利用每一天晚上和双休日的时光组织大家进行节目的排练。安排节目、组织演出人员、协调车辆、借服装、找设备。很多事情大家都是看在眼里,还有人会劝她,不用那么拼命。但是她觉得:要做就做最好,必须要给老人们表演一场精彩的演出,让老人们高兴高兴。每年中高考期间,她都奔赴考点开展中高考志愿服务,为考生和家长送上矿泉水、风油精、抽纸、小扇子等物品,用这种温暖的方式为考生们加油助威,让高考现场闪现着人性的光辉。
周作艳说,助人是快乐之本,是一种美德,人生要有善心,多点爱心,能为他人多办点好事,社会就多一分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