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利霞
2018-12-12 15:49:43

谢利霞,女,满族,1975年4月生,中共党员,辽源市西安区灯塔镇古洞村妇女主任。

提起谢利霞,村里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结婚二十多年来,不仅一直照顾公公婆婆,还一直抚养着丈夫的侄子。她用实际行动把一个特殊的家庭操持的井井有条、和和睦睦,展现了一个妇女的朴实和真诚。

1997年23岁的谢利霞嫁入了灯塔镇古洞村一户普通的农户家,从结婚以来,谢利霞和丈夫就和公公婆婆、大伯哥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大伯哥家的孩子患有先天性软骨病、硬皮症、间歇些癫痫、视力三级残,看东西只能看四米远。虽说家庭条件不好,但是一家人其乐融融。这种日子一直延续到这个残疾孩子7岁那年,孩子的父母由于性格不合离婚,孩子的母亲外嫁,孩子的父亲受到打击,带着生病的身体外出务工,常年不回家。后来突然病重去世,就留下了这个残疾孩子。谢利霞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没人管,于是就决定做这个特殊侄子的“妈妈”把他养大。

2001年,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了,由于孩子的特殊情况,学校不肯接收,为了能让孩子能够学点知识,虽说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但是谢利霞就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感受到能其他孩子一起上学的快乐。谢利霞为了不给老师添太大麻烦,她在老师面前保证“自己会每天接送孩子,更不会让孩子影响其他学生上课”。老师被她那恳求的目光感动了,只好答应接受这个残疾孩子。谢利霞家离村小学路程有2公里左右,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买不起推车,孩子的爷爷就用木头做了个推车,谢利霞就每天推着他上学,早上上学时间紧,谢利霞就让孩子坐到车上推着走,晚上放学时间宽松,谢利霞就让孩子扶着车自己走,锻炼他走路,就这样一坚持就是7年,直至孩子初中一年念完。由于他在校期间总犯抽搐病,无奈之下只好退学。在这期间她还要照顾自己的孩子和操持家务。但是谢利霞重来没有放弃过。

由于孩子的病情导致孩子性格特别古怪,他的病最怕的就是生气,只要一生气就会抽搐,并且很严重。每次发病时谢利霞一会也不敢耽误,总是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到医院。每次住院至少一周,谢利霞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为了减少他抽搐的次数,谢利霞总是尽量想办法不让孩子生气。她自己的女儿比这个侄子小,但是由于他侄子的病,谢利霞对女儿的爱减半,并且女儿还时不时的挨她这个残疾哥哥的“打”,这些都没有让谢利霞放弃这个可怜的侄子。现在侄子已经二十五岁了,大伯哥去世这十多年里,孩子的妈妈从来没有回来看过他,这么多年,谢利霞一直把这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儿子,到什么季节就买什么衣服,也从来不冷落他,邻居有时说谢利霞,孩子的妈妈还在,你就把他送到他母亲那去吧,她却笑着说:“孩子虽然有些弱智,但很听话,我照顾这么多年了,真的舍不得,更不能这么做,因为孩子早就把我当成妈妈了,苦日子都过去了,现在生活也好了,我怎么能把他送走呢”。

照顾侄子的同时还要照顾公婆。66岁的婆婆患有脑梗还伴有痴呆已经有五六年,如今又得了支气管炎,行走很不方便。但是她一点不嫌弃,天要是热了她就给婆婆换上单衣服,天冷了她就早早的把棉衣准备好。公公腿脚不好,尤其到了冬天最怕着凉,她就早早起来烧炕、做饭,吃饭的时候她从来不先吃,都要等老人孩子起来一起吃,把一切安排好之后,她才做自己的事。

有时大伙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有人问谢利霞你累不累,她说:“累是累,但是我看见一家老小健健康康的、乐乐呵呵的,就不累了”,也有人说她真傻,她却说,傻人有傻福,她的那份淳朴、善良,得到了亲戚和左邻右舍的赞扬,她用无私的双手给侄子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她用自我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