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彦桃
2018-12-12 13:30:06

吕彦桃,女,汉族,1967年10月生,德惠市第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三十几年如一日,以勤勉的精神、先进的理念、严谨的作风、真诚待人的品质感染着每一位师生员工,带领全校师生战胜了一次次挑战,创造了一个个辉煌,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教育战线上谱写一曲耕耘者之歌……

爱岗敬业 甘做勤政奉献新表率

工作中,她积极树立以服务教育、服务群众、服务大局为宗旨的意识,知人善任,事事带头。在学校管理中,她以身作则当先锋,带领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共谋学校新发展。她热爱学习,也积极引领全校教师学习,每个学期,校长都要向各位教师荐书,简短而富有启发的荐书词,一次次带给老师们学习的动力。几年来,她的工作作风有力地影响了身边的人,带出一个勤政、团结、务实、创新的领导班子团队,带出了一支敢打硬仗、工作认真负责的中层干部队伍,带出了一支爱岗敬业、争创业绩的教职工队伍。学校被评为吉林省文明单位,吉林省“三八”红旗集体;长春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群众口碑最佳单位;长春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等殊荣。

锐意改革 创新学校发展新格局

她倡导“享受适合的教育,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思想和适合教育”的 “510工程”管理模式,依法治校,民主理校,不断探索科学管理和育人模式;“两习惯培养”“八朵幸福花”“六大类主题社团”等实践体验活动,形成“细雨润物 花开有声”健全品格培养。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使科研成为学校办学“利器和引擎”。曾在省、市做了多场经验交流和报告。创建"三声四性五有”生本课堂,建立“影子工程”导师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重构整合课程,开发校本教材,拓宽教育天地,让课程最大化成为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她关注学生成长,创建德育导师制。关心爱护学生,对于学校的学困生,贫困生,留守儿童和其他特殊儿童等用德育导师制进行管理,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

 她倡议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对特殊学生进行特殊管理。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生活上的安慰和救助。德育导师对自己对接的学生要做到很了解,每周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各方面情况,并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生活计划。

 结合“万名教师访万家”、“在职党员进社区”“党员双岗双责”活动,开展党员“微心愿”,“二个一”活动:一个党员带动一个班级;“一帮一”,一个党员帮助一个特困学生。亲自和胜利街道党工委、新城社区、和平社区主动联系,救助贫困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通过思想上解困,物质上救助,学习上辅导,架起社会、家长与学校的连心桥,教师与学生家长同喜共悲,与教育同苦共乐。

 她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实施“影子工程”。为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她发挥学校雄厚师资力量的优势,实施了“影子工程”导师制,在教育教学等方面,一对一,一对多的引导,在激发骨干教师发挥作用的同时,也调动了青年教师学习的热情;创建了各个团队,领导带头引路,骨干教师配合学校领导收集整理教育教学资料。

她关注学生素养提升,开发使用校本教材。她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将课程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会,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网络流行文化生活指南,出行指导等,内容丰富多样的课程,将课本中学不到的生活应用常识,有计划有选择的规律设置进校本课程当中,与时俱进,填补现有教材对于生活指导这项空白,成为学生生活的指南,有效解决知识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以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充分满足学生具体学习需要。开发校本教材《我与生活》

  为了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她带领学科骨干编撰了校本教材《与经典同行》,将“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忠孝廉耻勇”15个字,通过成语、格言、名言警句、礼仪故事等形式,让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编写了校本教材《与美德同行》。。

  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先后获得吉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吉林省科研兴校基地校;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先进校;吉林省主题教研先进校;办学标准 学校管理 自主发展 AAA学校;长春市教学常规管理优秀校;长春市首批科研基地校,长春市师德先进集体,长春市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色学校; “长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长春市新优质学校等荣誉的取得与她的大胆创新息息相关。

多方联动 共筑教育发展新梦想

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弥补部分学科教师短缺的现象,充分发挥家长的强大作用,携手联建,创建六小筝乐团、小主持人社团。带领学生走进派出所、消防队、社区、养老院等场所,进行实践锻炼。学校获得吉林省优秀家长学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