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瑛
2018-12-12 14:09:00

王瑛,男,汉族,196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白城市城管洮北分局指挥中心科员,2016年6月,被选派至到保镇一棵树村担任第一书记。

任职以来,王瑛有担当,讲奉献,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播撒下了扶贫助困的种子,在第一书记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勤走访、抓班子,理清发展思路

王瑛在工作中是个处处考虑仔细,事事讲求认真的人。任职的第一时间与村支委碰头见面,共同研究精准扶贫方案。在下户走访中,坚持亲自走遍所有贫困户,在最短时间内摸清全村贫困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帐,为精准施策掌握第一手资料。正常工作时间不够用就利用休息时间,白加黑,五加二,吃住在村部,全身心的投入到驻村扶贫工作中。凭着这股子干劲,王瑛利用短短2个月时间,就把180多个贫困户逐个走访一遍,老百姓纷纷夸赞王瑛是党的好干部。

系百姓、献爱心,多办实事解民忧

王瑛在生活中是个不善言语的人,但却是一个心里特别有数的人。在驻村工作和生活中,不管是村集体遇到什么困难或乡亲们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王瑛都会主动提供帮助。2016年底,一场大雪覆盖了一棵树村通往村外的主干道,并且持续降温,雪一直不化,老百姓出行十分困难。王瑛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与派出单位联系协调,城管洮北分局专门派出执法车和城管队员载着融雪盐赶到村上帮助清雪;春节期间,考虑到贫困户家庭没钱购买年货,王瑛积极向派出单位争取,为贫困户免费提供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逢年过节,他都要组织单位全体党员到敬老院进行慰问,积极发动单位老党员与重度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一对一开展爱心帮扶等等。王瑛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和心系群众的情怀换来的是村内百姓感激的口碑。

 正当王瑛驻村的工作走上正轨,想大展身手的时候,他的妻子查出患有口腔癌,急需手术治疗。这个消息对王瑛来说就像是晴天霹雳一样。妻子手术后,有较长的一段时间的恢复期,需要少食多餐,并以流食为主,这可难坏了王瑛,一棵树村距离市区36公里,驾车需要50分钟,一边要驻村工作,一边要照顾患病的妻子,王瑛总感觉分身无术,两头顾不过来。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王瑛有充分的理由申请撤回,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始终坚持着“要干就要干到底、干出样”的信念,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个人要求,为了不影响驻村工作同时兼顾照顾妻子,他在一棵树村村部附近租下一处民房,将妻子接到村内共同居住,一边开展扶贫工作,一边照顾患病妻子。

“输血”、促“造血”,抓好精准扶贫

一棵树村养大雁的张秀英原来养雁的规模比较小,数量不足百只,王瑛经常到她家帮助想办法出主意,帮助成立养雁合作社,扩大规模,增加养雁的数量,由原来的不足百只发展到今天3000多只,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王瑛又自掏腰包借她2000元,同时联系镇政府协调风力发电,为她捐款2000元,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2017年底纯收入达10万多元,成为当地的养雁大户。在村集体领办的养殖合作社遭遇资金瓶颈的时候,他多方协调,积极联系,为合作社争取到了100万元的帮扶资金,全力帮助合作社度过难关。在王瑛的驻村帮扶和村班子的共同努力下,一棵树村成立的养殖合作社迅速发展,对全村所有贫困户实现全覆盖,2017年底带动脱贫93户,148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基础、配设施,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自开展村屯环境卫生整治以来,一棵树村在打扫村屯卫生时又遇到难题,越冬垃圾比较多,又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王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积极联系协调包保单位城管洮北分局派出铲车2台、翻斗车2台,在村上工作17天,包保单位还为村上购买扫道机1台,使一棵树村焕然一新,道路干净整洁。几年来,王瑛先后联合派出单位开展爱心帮扶活动5次,募捐各类资金及物资5万元,在他的联系下,城管、住建等部门无偿为村部铺设方砖3000余平,修建村部大门及村部围墙,全面改善一棵树村村容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