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莹
2018-09-19 13:34:29

    陈莹莹,女,满族,1982年9月生,中共党员,东丰县医院团委书记。

真心无暇,展开天使羽翼。2002年1月,陈莹莹来到了东丰县医院成为了一名胸外科护士,当时她刚刚20岁。每天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病人,外伤、车祸、打架、猝死……等等,正值妙龄的她面对这一切没有退缩,逃避。工作中她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下班不急着回家,而是留下继续帮忙干活,上班早早就来,了解疗区患者情况。这样经历无数次谦虚的请教,默默的观察,功夫终不负有心人,陈莹莹利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操作技术,配合医生无数次抢救了危在旦夕的生命,她的努力付出赢得了同事的认可与患者的肯定。在胸外科陈莹莹一干就是10年,10年里青春在紧张忙碌中悄然流淌,笑容在辛苦奔波时一路绽放。那些匆匆溜走的岁月,多少辛苦,多少辛酸,她真的无法计数,但当辛勤的汗水化成凌空的彩虹,当掌声和鲜花拥来荣耀的骄傲,当患者对她投来信赖的目光,她的心就充满希望,并欢快地跳跃。

热心公益,凝聚团队力量。陈莹莹热心于公益事业,富有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2008年组织参加医疗志愿者服务队深入乡村、农户、敬老院,为孤寡老人、贫困人群送医送药、免费诊疗共计30次,无偿献血两次,“一帮一”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等,受到了广大基层百姓的赞许。2013年7月,担任东丰县医院团委书记兼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自此她积极投身于医院志愿服务的发展。在她的积极组织及爱心参与下,东丰县医院志愿者服务队走出了一条以义诊为特色的公益组织的发展道路。志愿者服务队从最初只有10多个人参与到现在已经发展到60余人的队伍。几年来东丰县医院志愿者服务队的多次大型义诊活动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可。

磨难无畏,提炼坚韧品格。2015年3月,陈莹莹不幸患上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灾难突如其来,让她有些措手不及。病魔没有人不恐惧,没有人不害怕。残忍的现实打碎了她所有的梦,但她还要坚强的去面对,面对生与死的角逐。自己曾经就是护士,目睹过无数的生死离别,因此更能深悟生命的可贵。原以为看过太多的死亡,经历太多的伤悲就能淡然,就会释然。实则不然,那只是一种设身处地、交换位置的同情和怜悯,而换位又往往是不完整的,带有极强的主观臆断、一厢情愿色彩。化疗时,肌肉酸痛、关节痛、骨痛……各种疼痛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她。每一寸肌肤,每一个关节,每一块骨骼,好似千万只蚂蚁在身体里爬,似千百只虫子在啃噬着骨髓。这一切,陈莹莹都咬牙坚持着,不能让白发双亲为自己心痛落泪;不能让身旁的爱人为自己日夜难安;不能让年幼的女儿看到自己的羸弱憔悴。于是大家眼里的陈莹莹乐观坚强,没有让病魔击倒,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的面容日渐红润,她的笑声回复爽朗。

初心不忘,努力一如既往。生命面临严峻的考验,亲人、朋友都建议她长期请假休息,但她始终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就是——折翅的白衣天使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萎靡的音符;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热烈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所有人都看到了她的坚强与努力,看到了她的热情与善良。一次在去东丰县二龙乡社会福利院义诊慰问演出活动中,为了给老人们奉献一台精彩的演出,陈莹莹利用每一天晚上和双休日的时间组织大家进行节目的排练。安排节目、组织演出人员、协调车辆、借服装、找设备等等都亲力亲为。在那一周的时光里,她从未在11点之前回过家,每顿饭就是一个面包一瓶水,带着大家一起排练节目。很多事情大家都是看在眼里,还有人会劝她,不用那么拼命。但是她觉得:要做就做最好,必须要给孤寡老人们表演一台精彩的节目,让老人们感受到真正的关爱和温暖。当看到精彩纷呈的演出,让福利院的老人们笑逐颜开时,陈莹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她曾多次被县卫计局评为“护理岗位标兵”,被辽源市卫生计生委评为“特殊岗位贡献个人”、市级“优秀护士”,自2013年担任东丰县医院团委书记兼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以来,连续3年被团县委评为“优秀团干部”;多次被团市委评为“优秀团干部”;2017年入选团中央举办的全国“最美青春故事”,被省文明办评为第六届“最美志愿者”,被省生命关怀协会评为“优秀志愿活动组织者”,被团市委评为第二届“最美青年志愿者”等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