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
2018-09-18 16:44:30

刘晓光,女,1975年生,中共党员,松原市宁江区科技局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

苦难降临,锤打意志

1995年,刘晓光被分配到松原市宁江区科技局科技情报研究所,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这期间历经了恋爱、结婚,2002年,刘晓光又如愿与丈夫拥有了一对龙凤双胎儿女,生活看上去和风顺水,日子甚是甜美。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十年前,母亲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刚开始只是腰两边疼,直不起腰,慢慢的越来越严重,逐渐沿大腿放射性疼痛走不了路。到医院一检查,说是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L4-5突出,还伴有椎管狭窄,建议手术。可是手术做完非但没有好转,感觉更严重了,腰部一天24小时不间断疼痛,臀部和腿也出现了疼痛和麻木,半边身子几乎没有知觉,已经到了卧病在床不能自理的程度。从小没有经历过什么磨难的刘晓光,一下子觉得家里的天塌了,看着眼前一双年幼的儿女和重病在床的母亲,令她身心俱疲。

面对磨难,选择坚强

挫折和苦难,可以把一个人的意志烧成粉末,也可以将一个人的意志挫得更坚。母亲得病后,刘晓光的日子一下子变得繁冗忙碌起来。家--单位--病房--菜店—医院--药店--家,周始往复,备尝艰辛。她变着样的给母亲调理着可口的饭菜,十几样粮食的杂米粥、新鲜的水果蔬菜汁、高纤维低盐饮食,什么营养什么科学,刘晓光就会不惜时间和精力给母亲加工调理,补充着术后所需的营养。母亲也一度因为刘晓光精心的调理和细心的呵护,可以和常人一样生活。可是好景不长,母亲的病情开始恶化,整个身子出现严重的神经压迫症状,先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已经完全不能站立和行走,整个人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子。

立身行道,以孝为先

 “病来如山倒”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在母亲卧床不起的那段日子里,不仅吃饭、翻身这样的事做不了,连大小便也完全不能自理,每天只能靠着刘晓光在身边不厌其烦的端屎端尿、更衣擦洗的伺候。终年卧床的人极度容易发生结肠梗阻、肠道坏死等问题,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刘晓光为了不让母亲发生这样的危险,每天坚持用两只手在母亲的肚子上反复揉搓,一揉就是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长时间的用力,刘晓光的手腕肿胀充血,腕关节一转动就“咔咔”的响,根本提不起重的东西。夜深了,大家都睡下了,这个时候的刘晓光会捧着硕大的洗衣盆赶着洗出今天弄脏的内衣裤,不然的话,明天拿什么给母亲换呢!暗夜里,“吭哧吭哧”,一声声,一下下,劲道的用力,反复的揉洗,纤弱的身体显得那样的孤单无助,却又分明透着一股子倔强和不服输,仿佛借着这力量,母亲的病痛就能随着流水被一并冲得无影无踪。

不畏前行,挥动翅膀

刘晓光自1995年调入松原市宁江区科技局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以来,面对新的环境,一切从零开始,向书本学、向领导学、向前辈学,起早贪黑、早出晚归。刘晓光在单位主要从事科技信息采集梳理工作,为科研院校、事业单位、中小企业争取科研项目、政策资金等工作,勤学苦练的韧劲儿和精益求精的钻劲儿,让她很快进入了角色。多年来,她不仅高质量完成了局里安排的工作任务以及情报所的各项日常工作,还通过自身的努力走上了研究所所长的岗位。即使在母亲生病的期间也能保证单位正常工作。

如今的刘晓光,学会了更好的经营事业和家庭。她每天除了要完成单位的工作,还要照顾患病的母亲,整理好一双儿女的起居生活。面对苦难,她选择了勇往直前;面对挫折,她选择了发奋努力;而面对未来,她毫无疑问的选择了感恩和知足。也许,未来的生活还会是荆棘丛生,阴霾笼罩,但是,刘晓光从容而坦然。她说:该承受的,不能逃离;该承担的,不能放弃,我要快乐着、微笑着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