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长春好人

王春月

来源:长春文明网发布日期: 2018-07-05 10:12:12

王春月,女,汉族,1978年6月生,双阳区云山街道华泰社区居民。

多年来,她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践行着子女孝敬父母的美德,默默地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她用对老人赤诚的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一、春燕知反哺,实践贤孝美德无怨无悔

常读四书五经,使她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深深懂得“百善孝为先”的道理。由于父亲当兵十九年,所以她由母亲一手带大,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也因此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了“孝顺”的种子,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了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2008年的一天下午,一阵电话突然响起。当她得知父亲脑梗塞复发并赶到父亲家里时,父亲已经不能独立行走,嘴角不停的抽搐。她急忙叫了救护车,在第一时间将父亲送到吉大一院进行治疗。那一夜,她整宿没有合眼,生怕父亲有什么异常而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父亲的病情逐渐缓解了,可她还挂念着班上的孩子。就这样,她白天去给学生上课,晚上带着学生们的作业回到医院照顾父亲。由于治疗及时,半个月后父亲出院了,但却留下了轻微的后遗症。加上她的母亲长年体弱多病,照顾两位老人的重担就着实地落在了她的身上。从此,买菜、洗衣、打扫卫生、交水电气费等生活中的一切杂事她都要亲力亲为。无论大事小事,一个电话她或她的爱人肯定马上到场,她成了父母家里名副其实的“120”。

二、忠孝两不渝,肩挑双任工作尽职尽责

在学校任班主任的她白天忙工作,下班后总是风雨无阻地去看望两位老人。用她的话讲:“有时我真的太累了,但我也一定会去,哪怕进屋呆上几分钟,看上一眼,心里也就踏实了。”她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了控制血压和饮食调理对心脑血管患者尤为重要,于是她除了每天坚持为父亲测血压外,还购买了多本食疗食谱,每天换着样地为父亲做饭,这一坚持,就是整整两年。

2014年冬天,父亲的脑梗再次复发并导致昏迷。在重症监护室陪护的两周里,她悉心照料,每隔一小时就为父亲翻一次身,接一次尿,一天多次喂流食,擦身子,按摩……由于父亲持续高烧不退,吃药打针都无济于事,只能采用冰块物理降温,她还每半小时就要为父亲换一次冰袋。主治医生看到她的辛苦,不忍劝道:“放弃吧,就算救过来了也是个废人。” 但她并没有放弃,就算有最后一丝希望也要试一试。可能是她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她的父亲病情终于有所好转,连认为只有1%生存机率的主治医生都觉得是个奇迹。这一次,父亲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在和爱人商量后,她将父母接到了自己的家中,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回到家照顾父亲,喂饭、洗头、洗脚、换衣、接尿……虽然卧床整整一年,但父亲的身上没起一点儿褥疮。

三、寸草报春晖,言传身教常怀感恩之心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5年的冬天,她心爱的父亲永远离开了,留下了她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母亲体弱多病,平时也需要有人陪伴和照顾,她就把母亲接到身边,工作之余全身心地照顾,大到陪母亲去医院做检查、打针吃药,小到给母亲洗脚、按摩,以及聊天缓解寂寞,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的倾注到年迈的母亲身上。

她对“孝”的理解是: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很多东西,但万万不能错过回报父母恩情的机会,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用她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同事。熟悉她的人都说,这么多年春月上有老下有小的,都需要照顾,真是太不容易了。而她却总是淡淡一笑说:“应该做的,为了亲人,再苦再累也值得!”

做为女儿,她是孝顺的;做为老师,她更是优秀的。虽然多年来她一直挑着照顾父母的重担,但她对待工作却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因为工作出色,她多次荣获长春市优秀指导教师、区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她的学生们也学习成绩优异,在知识测查中取得了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就是她,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她却在平凡中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展示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爱岗敬业的传统美德。

 

网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