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信
2018-06-21 13:17:49

刘国信,男,汉族,195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珲春市英安镇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讲解员。

他驻守深山40余年,从青春年少的小伙变为两鬓斑白的老人;他辛勤工作37年,将一穷二白的贫困村蜕变成珲春市夏季最火爆的消暑度假胜地;他无私坚守12年,只为弘扬珲春精神,传播珲春历史。他就是刘国信,将44年时光奉献给大荒沟村的好人。刘国信于1979年至2013年担任大荒沟村村书记,2013年至今担任大荒沟村副书记。2004年大荒沟党史基地建成之后,刘国信担任讲解员。62岁的人生,44年都献给了大荒沟村,刘国信已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他是大荒沟的一种象征、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真心为民,勇挑书记重任。大荒沟距离市区较远,农业条件差,70年代的大荒沟是有名的贫困村。那时大家都想着往外谋出路,而刘国信却想着怎么往山沟沟里钻。1977年,刘国信当兵复原后,从此把根深深扎进这个美丽的小山村。37年的村书记生涯见证着大荒沟村历史的变迁。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贫困村蜕变成珲春市夏季最火爆的消暑度假胜地,从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村落蜕变成“延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吉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大荒沟的变化见证着刘国信的努力。

甘于奉献,谱写珲春史歌。“大荒沟党史纪念馆就是我的家,我有责任有义务守护好他。”刘国信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来一个人,我也给他讲,来两个人,我也给他讲,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我想让更多的人记住这段历史。”据不完全统计,自建馆以来,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开展了3600余次活动,参观人数达36万多人次。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刘国信都用最饱满的热情来接待每一个参观者,经常讲到口干舌燥,顾不上喝一杯水。有时往往一天要接待十几批的参观者,刘国信往往会从早忙到晚,没有时间吃饭。但是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刘国信都能坚持做到,保证自己的讲解效果,让每一个人都能受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冬酷暑,他的身影一直都在。

从2004年党史展览馆建成到现在,相距10多里地的十几个抗战遗址,刘国信每周清扫一次,每年用鲜红的油漆描一次碑文。道路坑洼他用推车推来土填上,大雨倾盆他筑坝抗洪。他从家到展览馆要往返10多里路,每年累计有3万多人来参观。夏季雷日炎炎,冬季大雪漫山,他光摩托车就骑坏了3辆,风雨无阻,从未言悔。

勤于学习,弘扬爱国之声。为了更好地弘扬这段历史,刘国信不断学习,充实知识储备,不仅仅是大荒沟的历史,珲春的历史,吉林省的历史,他都娓娓道来。大荒沟教育基地的参观者,也由最开始的大荒沟村民,珲春市民,扩展到吉林省其他地区百姓,甚至是全国各地的参观者都会慕名前来。在刘国信的努力下,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于2004年和2012年先后被中共延边州委、吉林省委命名为“延边州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吉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已经成为珲春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