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芝,女,汉族,1972年5月生,龙井市文化社区居民。
郭文芝在丈夫于志刚意外受伤、高位截瘫、卧床不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情况下,不离不弃,将全部的爱投入到对丈夫的悉心护理上。她的举动赢得了社会赞誉,爱心人士纷纷向她伸出援手。
1995年,郭文芝经人介绍认识了于志刚,当时家人考虑到于志刚家的经济条件不太好,反对这门婚事。但郭文芝认为,于志刚为人忠厚老实,值得信赖,不久,二人步入婚姻殿堂。两年后儿子出生,一家三口过得很温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9月的一天,于志刚与邻居开着拖拉机到市里购买纸箱,返回途中,于志刚坐在1米多高的箱子上,由于没坐稳,头部朝下重重摔到地上,导致脊骨骨折。于志刚被紧急送到延边医院抢救。在抢救的15天里,郭文芝始终守候在重症监护室门前。手术虽然保住了丈夫的性命,但丈夫成为高位截瘫的残疾人。
出院后,丈夫的饮食起居全部由郭文芝一个人照料。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了一大笔外债。为了节省医药费,郭文芝学着给丈夫按摩、换药、插排尿管、打消炎针,每隔2小时给丈夫翻身,防止其生褥疮。在近三年的时间里,郭文芝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身体瘦了10多公斤。刚出院时,于志刚的情绪十分不稳定,时常向郭文芝发脾气,有时还不配合治疗。生活的压力加之丈夫的病情,无助的郭文芝时常独自发呆,但她还是坚强地挺了过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看到母亲如此辛苦,儿子也比以前更加懂事乖巧,放弃了他所喜欢的篮球运动,时常帮助妈妈照顾爸爸。今年,儿子面临高考,怕影响孩子休息,郭文芝告诉儿子不用半夜起来帮忙,但儿子还是坚持起来帮助母亲。
日夜操劳使郭文芝的身体每况愈下,患上了中度萎缩性胃炎,医生建议多休息。可她哪顾得上休息,不仅要照顾丈夫,还要挣钱供孩子上大学。郭文芝的父亲看到女儿如此艰苦,也从乡下搬到了市里,帮助女儿照顾于志刚。
如今,在郭文芝的悉心照料下,于志刚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郭文芝深有感触地说:“是亲戚朋友、社区和残联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社区为我们办理了低保,市残联送来了医护床,亲戚朋友送来大米、豆油及心灵上的慰藉。”现在郭文芝最大的心愿,是能找一份在养老院里当护工或是家务钟点工那样的工作,既能护理丈夫又能挣钱,通过帮助他人,来回报社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