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龙喜
2018-03-27 10:36:09

高龙喜,男,1975年2月生,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6年毕业于吉林市人民警察学校,二级警督,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历任洮南市兴隆派出所民警、洮府派出所所长、瓦房派出所所长、兴隆派出所教导员,现任洮南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治安大队大队长。从警21年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7次、嘉奖15次、被评为业务能手5次,2005年他成为吉林省唯一一名因基层工作成绩突出,被公安部编入全国派出所民警工作手册在全国公安派出所进行学习交流。特别是担任治安大队长以来,他始终坚持“维稳处突保发展”“精准服务护民生”“狠抓管控促和谐”的新“稳、准、狠”三字诀,在维护政治稳定、强化社会面管控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洮南全市连续两年全国重要会议期间在京、在省“零非访”,重大社会治安事件“零发案”的骄人成绩。

“稳”易疏不易堵,他坚持问题导向,从根源上为上访群众解决问题。初任治安大队长之时,正直维稳任务最艰巨的时期,一些人由于法律意识淡薄,甚至被他人利用等原因,在反映自身诉求的同时很容易越过法律红线,“聚集访”“非法访”等一系列情况时有发生,高龙喜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他经过分析得出结论,一部分访民的稳控工作做不好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大局稳定,于是他有意识的主动与上访人接触,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诉求,并最早在全市范围内采取分级列化管理的方法,对有上访诉求的人分级列化管控,这一方法极大的缓解了警力紧张的压力,这一方法目前已被白城市局采用并推广。除了列化等级精准管控外,高龙喜发现绝大多数上访人都是为了解决自身诉求,即使有过激或违法行为有时也并非初衷,针对这一情况高龙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上访人所反映的问题着手,既引导其走正规的法律途径又能使其得到权威的答复,这样一来上访人会从心底接受 “维权需守法” “上访不越线”的理念。洮南市民黄某冬是一个另所有信访工作人员都头疼的老上访户,由于对法院对其房屋的强制拆除判决不满,她多年坚持上访,数年间进京、进省上访次数多达30余次,非访3次,由于强烈的抵触情绪,黄某冬长期坚持不与政府协商,固执的认为只有上访“找大官儿”才能自己的诉求。得知“93”阅兵这一国家重大政治事件后,黄某冬表示如果这次见不到“大官儿”就是死在北京也绝不离开。从多次与黄某冬接触的过程中,高龙喜发现黄某冬并不是不通晓事理,只是思想过于偏执,他感觉要彻底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入手,一是打消其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误解,另一方面要用行动让其感知政府在她的问题一直是积极作为。就这样高龙喜多次深入到其家中和其亲属家中,多方面的做思想工作,黄某冬也从一开始的抵触、反感逐渐转化成了接受、倾听、倾诉,他慢慢发现眼前这个警察是真心的为自己找途径、解问题来的,思想上也一点点接受了高龙喜向其宣讲的法律途径,就在“93”阅兵前期,高龙喜得知黄某冬一直要求索赔的当事企业,变换“身份”在乌兰浩特市有一个在建楼盘,他立即前往乌市进行走访,并将走访结果告知了黄某冬,由于考虑黄某冬实际情况,高龙喜为其申请了法律援助,最终在律师的帮助下黄某冬依法将企业起诉,目前,黄某冬已经得到法院的最终判决。在近期的多次大型会议期间黄某冬再未出现上访动向,她现在还和高龙喜保持沟通,在表达感激时她常说“我看哪,解决事也未必非得见大官儿,只要真心为老百姓,就是百姓心中最大的官儿、最好的官儿”。

服务群众需精“准”,他适应新要求,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为公安机关树立良好形象。2016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局党委的要求,高龙喜成为第一批参加精准扶贫的第一村书记,他没有将这项工作当成走过场,而是看成了一次接触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契机,在完成好本职工作之余,他放弃休息定期深入到包保的万宝乡四立村,因地制宜的推进当地的扶贫工作。借鉴我市其他贫困村光伏发电带动脱贫工作的成功经验,邀请发改局、能源局等部门经过反复论证,出据了光伏发电可行性报告,并先后6次赴长春市与对口单位进行沟通汇报,最终打动了对口单位,决定追加投资98.6万元,建设400块太阳能发电板,目前项目已经建设完毕,明年可入网发电。届时将可持续收益25年,每年收益14.5万元,预计每个贫困户每年将增收1300元。高龙喜同志想群众之所想,打有准备之仗,打造了“光伏发电+扶贫”模式,成为了增收致富的“发动机”。 了解到四立村每家每户都有独立的院落,且均有空闲的土地。因此,高龙喜同志多方查阅资料,决定利用就地取材的方式,按照“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引导农民利用院落,种植温室蔬菜等。为此,高龙喜同志围绕种什么、销路如何、收益怎样,多次与洮南、突泉、乌兰浩特等地农贸市场及蔬菜批发商沟通,最终与乌兰浩特农贸市场达成种植豌豆红豆角购销协议,乌兰浩特农贸市场将根据市场行情,设定保底价,收购豌豆红豆角。同时,高龙喜同志积极协调农业局、万宝乡政府等部门,多方筹集额资金3万元,购买了棚膜、种子等种植工具。届时将整合农户80家土地11亩,每年可为种植户增收700元。高龙喜同志挖掘潜力、聚集外力、创新模式,打造了“庭院经济+扶贫”模式,成为了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此外,高龙喜还立足本职,坚持在周边各村开展法制教育,特别是对四名刑释解教人员,他跟踪进行帮扶,扶贫先扶志,最后这四人在他的帮助下都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狠”抓管控出重拳,他坚持严格执法打击犯罪,促进和谐发展。如果没有良好的打击工作为保障,公安工作就成了无本之木,就治安工作而言,整体社会面管控涉及的区域极其广泛,问题也很复杂,如何在复杂的工作当中理出头绪,考验着治安大队长的智慧。高龙喜选择了“消隐患”“铲赌瘤”“护民利”的整体思路。在重要领域、重点部位管控方面,他始终秉承“隐患险于事故”的理念,坚持将隐患排查工作做实、做细。高龙喜制定了详实的隐患排查制度,由治安牵头调度派出所和相关所队的积极性,排查与宣传相结合,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隐患排查体系,2016年至今通过隐患排查和群众举报线索共侦破涉枪、涉爆违法犯罪案件41起,收缴各类枪支及管制器具230余件,发现整改各领域治安隐患280余处,未发生一起公共安全事故。涉赌违法犯罪一直被认为是行为隐蔽、影响恶劣的一类案件,高龙喜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农民一年的血汗钱在赌场上、赌博机里被吞噬,甚至由此引发了命案。针对这一情况,高龙喜积极作为,多方查找线索带头侦破了窝藏多年的福顺镇孙某、王某设赌案,查扣非法赌资120余万元,刑事处罚9人。随后,在高龙喜的积极建议下,一场铲赌风暴在洮南全市开展,据统计,2016年至今,治安大队牵头查处各类农村涉赌案件38起,刑事拘留14人,治安处罚41人次,收缴赌博机、扑克、牌九等各类赌博工具310余件,有效净化了农村生产、生活风气,更重要的是保住了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不受赌博侵害。2016年,高龙喜接待了一群特殊的报案人,他们是某在建工地的农民工,由于年底没有拿到工钱他们滞留在洮南,万般无奈才来求助警方。接待之后他深有体会,农民工辛苦一年如果连应得的利益都保护不了,那公安机关怎么树立良好形象,在高龙喜的带领下治安大队迅速介入此案,第一时间固定了相关证据,随后涉嫌恶意欠薪的犯罪嫌疑人宋某刚被依法刑拘,农民工也在年前得到了自己的工资,这是全区首例恶意欠薪案,然而高龙喜并未停下脚步,他多方汇报、协调并最终建立了针对农民工的案件绿色通道,形成了保护农民工收入的重要屏障,2016年至今治安大队累计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37期,直接为农民工讨要回工资款2770余万元。

筑就破案劲旅,锻造服务尖兵。他用天平衡量自己的工作,用职业良心捍卫法律的尊严,高龙喜常说:“警察最难做到的不是面对罪恶时能挺身而出,而是面群众有难时的感同身受,要做到无愧青丝与白发,心中必须牢记群众的利益比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