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丽,女,汉族, 1978年1月出生,扶余市三骏乡中学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她热爱自己的职业,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到教育教学中,用辛勤的汗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1999年8月,她被分配到四马架二中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从上班的那一刻起,她就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做一名好老师,永远不辜负孩子和家长。多年的教学实践,她探索出把“先学后教”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内容,把“当堂训练”作为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武器,注重学生自学,以练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效合理分配课堂时间,20分钟精讲,15分钟演练,10分钟巩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她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对待差生,她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多鼓励,承认并肯定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对他们充分理解,宽容与爱护他们,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也帮助他们树立了信心。
为了能照顾老人,她把家搬到了城里,距离单位有50公里路程,每天寒来暑往,从没耽误学生一节课。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给贫困学生理发,看到有的孩子连袜子都穿不起,她就自掏腰包给他们买袜子,孩子们亲切的称她为“老师妈妈”。
2002年,她还没休完产就上班了,每天只为刚出生的孩子送奶一次,公婆很不理解的问她:“学生是别人家的,孩子是自己的,就不能多陪陪孩子吗?”她说:“我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更喜欢我的三尺讲台,我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孩子而辜负大多数孩子”。
2009年3月,王洪丽被查出宫外孕,情况很不好,医生劝她住院观察治疗,她怕耽误学生就一直拖者带病的身体坚持上班,正在讲课期间发病,当被送到油田矿医院时,她因为大出血昏迷过去,在医生几个小时的抢救下,及时输了1400ML血,才脱离危险。由于病情严重,医生建议她必须休息一段,但她一想到学校求知若渴的学生,出院后就坚持到校给学生上课,挺不住了就坐在椅子上给学生讲课。在担任初三班主任期间,她陪学生在校学习,一周只能回家呆半天看看孩子和父母,由于长时间的劳累身体又一次垮了,一次孩子来学校看她2时,由于营养不良和贫血,她正在椅子上昏迷,孩子吓得哇哇直哭。
2016年4月,王洪丽的父亲检被查出癌症晚期,当时正是学生高考前夕,为了不耽误学生,在父亲手术期间,她没有时间护理父亲,只想着学生中考完事再陪父亲,为了弥补这份亲情,她在暑假期间特意拉着父亲到大连溜达散心,父亲的病情日益加重,几个月后父亲就离开了人世。在父亲走的一段时间里,她后悔没好好陪陪父亲,愧对自己的父母、孩子和家庭。痛定思痛,她决心把这份悲伤化作工作的动力,要在自己的三尺讲台挥洒汗水,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04至2014年期间,王洪丽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0年撰写的文章“运用多媒体技术转化英语课堂教学”在松原教育上发表;2010年8月教学设计《This is my sister》荣获第四界吉林城乡中小学教师优秀课件大赛中学英语学科二等奖;2011年在全市中小学教师家长学校师范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